5月12日,交建集團召開科技成果評價會,特邀山東公路學會對兩項在研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評價。來自山東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山東高速材料技術開發集團、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集團、山東高速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濟南市道路和橋隧服務中心、山東東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單位的7名評審專家參加會議。

評價會上,評價委員會專家聽取了項目組匯報,審閱了相關技術文件,逐一對項目關鍵技術、實施方案、社會與經濟效益及推廣應用前景進行點評、指導和質詢,形成評價意見。評價委員會一致認為,本次評價資料齊全、內容翔實,符合評價要求,評定“路塹宕渣作臺背回填料技術標準及沉降機理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于空間場理念的高填路基和深挖路塹變形規律與預警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路塹宕渣作臺背回填料技術標準及沉降機理研究”和“基于空間場理念的高填路基和深挖路塹變形規律與預警研究”項目研究成果均已在濟濰十標等項目成功應用,前者提出了宕渣臺背填料的擇料標準,給出了宕渣臺背填料的施工工藝,揭示了宕渣作為橋臺臺背回填料壓實過程中的細觀變形規律;后者提出了以拉格朗日法為理論基礎的高邊坡角位移場穩定性分析方法,揭示了基于角位移場的高邊坡空間變形特征與規律,建立了以空間角位移值、安全系數、宏觀變形跡象為指標的高邊坡穩定性綜合預警指標體系。
科技成果評價會的召開,進一步為交建集團營造了良好科研氛圍,助力科研水平再上新臺階。交建集團將繼續加大技術創新創效力度,積極開展科技攻關課題研究、技術改造與開發、微創技改等工作,確保創新成果轉化為服務項目建設的現實生產力。(撰稿:東方路橋公司 趙洪根 李統華)